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工程科技,造福人類,創造未來 。中國農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2023年云端夏令營招生啦!
本期云端夏令營我們將為廣大學子提供了解信電學院的平臺,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電氣工程等相關領域學術交流的機會,感受導師風采,云體驗農大魅力。同時從參加夏令營的營員中選拔優質學生進入我院研究生層次繼續深造。歡迎有意報考我院2023年推薦免試的應屆本科生報名參加。
一、學院簡介
中國農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起源于1955年籌建的農村電氣化系。歷經幾代人數十載孜孜以求、砥礪奮進,學院與時俱進,發展成為擁有一支高水平師資隊伍,具有信息與電氣學科的本碩博層次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以農業信息與農村能源科技為優勢和特色的高等教育基地。
學院依托國家級重點學科“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涵蓋電氣工程與自動化、信息工程與計算機兩大學科群,設有5個系,1個工程實踐創新中心,1個中國農業大學計算中心;現有8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和實踐基地,擁有3個博士學位、7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和7個本科專業。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180余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1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5名。學院始終堅守人才培養的根本任務,根據學科專業特色與科技發展趨勢,不斷進行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加強創新實踐基地及“雨虹學網”在線教育平臺與聯盟建設,現有各類在校生近1600余名。六十余年來為社會輸送各類人才近2萬名,遍布祖國及世界各地,為農業現代化發展做出了貢獻。
學院依托農村電力與新能源發電技術、農業電子與自動化技術、農業信息化技術三大科技創新平臺,建有新能源與電力自動化技術研究所等8個研究所,牽頭組建了全國農業在線教育、農業大數據、農業電子商務等聯盟,瞄準國家和社會重大需求,以工程科技問題為引領和導向,秉持“開放、合作、共享、共贏”的理念,與國內外科研院所及企事業單位廣泛合作,開展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
在信息科技成為先導和引領、電氣工程進入能源互聯網的新時代,學院正在以科技創新中心、開放實驗室、創業創新基地3個人才培養支撐平臺,以種植業物聯網、養殖業物聯網、農村能源物聯網3個科學研究重點領域,以農業大數據、農業電子商務、農業在線教育3個社會服務優先方向為核心,實施重點建設和率先突破,打造“中農核芯”、“中農云”、“智慧農業”等“互聯網+”創新品牌,讓工程科技造福人類、創造未來。
二、各學科簡介
l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學科經過3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綜合實力不斷提高,國內外學術影響力不斷擴大,科學內涵不斷豐富,具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術型博士招生點和計算機技術專業學位碩士招生點。目前,本學科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學、科研和科技成果轉化及應用體系,并已成為本領域科技發展、培養和造就計算機相關學科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平臺和基地。
本學科已形成了一支學術水平高、結構合理、富有創新精神的科研與人才培養隊伍。該專業旨在培養面向科研單位、政府部門、企業和國內外項目機構從事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研究開發和信息管理的高級人才。本學科畢業生除具備一般院校計算機專業要求的通用IT研究與開發能力外,在農業和農村信息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開發方面具有比較鮮明的特色。
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和發展,本學科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學、科研和科技成果轉化及應用體系。其學科內涵逐漸從僅僅圍繞研究和解決計算機領域中的信息獲取、標識、存儲、處理、傳輸和利用等共性問題,逐漸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與農業領域的交叉結合研究延伸,形成了4個主要研究方向,為解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中的科學技術問題,提供創新技術和高層次復合型人才支撐。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4個主要研究方向為: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主要開展軟件工程與軟件復用技術研究、大數據軟件架構研究、知識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
【計算機應用技術】主要開展計算機圖形圖像與虛擬現實技術及動植物表型測度應用、人工智能及應用、信息系統技術。
【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主要開展信息安全算法與協議研究、網絡與信息系統安全研究、數據與應用安全研究、安全專用芯片研發。
【數據科學與智能系統】主要開展數據科學與工程計算研究、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研發、計算機控制理論與應、計算機通信技術與應用。
可接收研究生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學術型碩士,專業代碼:081200)
計算機技術(專業學位碩士,專業代碼:085401)
農業工程與信息技術(專業學位碩士,專業代碼:095136)
l 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
學科是國家級重點一級學科-農業工程的二級學科,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支持建設的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基地。
學科擁有相關實驗室18個,包括“現代精細農業系統集成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農業部農業信息獲取技術重點實驗室”、基礎電子與通信技術實驗室、農業與環境參數檢測實驗室、近紅外光譜分析實驗室、機器人技術實驗室等一系列專業實驗室。面向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需求,結合現代農業生產實際,圍繞農業生產環節的“感知-分析-處理”環節,重點開展農業生物環境參數感知與處理、生物信息傳感器、農產品無損檢測、農業物聯網、農業機器人、智能變量作業裝備等關鍵技術研究。先后承擔了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百余項,取得國家級、省部級科技成果幾十項,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學、科研和科技成果轉化及應用體系,并成為本領域科技發展、高級專門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和基地。
設置“精細農業關鍵技術與系統集成研究”、“生物系統感測與智能裝備”和“綠色能源與節能”三個研究方向,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我國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發展需要,從事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領域科學研究及工程技術的學術型高層次人才。通過完成課程學習與課題論文工作,使研究生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方法論,全面了解所本領域現狀與發展動態,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先進技術和手段,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工作的能力。
可接收研究生專業:
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博士、學術型碩士,專業代碼:082804)
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業學位碩士,專業代碼:085404)
l 電氣工程
電氣工程學科已經經歷了60多年的發展歷程。目前信電學院的電氣工程學科已經與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電子技術、控制技術、以及材料工程、機械工程和動力工程等學科交叉融合,成為是現代科技領域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核心學科之一,成為中國農業大學的特色學科。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新能源的開發和應用,電能的生產和傳輸規模越來越大,電力系統結構也越來越復雜。電能產生、存儲、轉換、傳輸、控制向著高效、靈活、智能、安全、可靠和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方向發展;新型電工材料及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新型電工器件、設備和系統向高效能、成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本學科為解決電能的產生、轉換、傳輸和應用問題,提供創新技術和高層次人才支撐。
中國農業大學電氣工程學科依托“智能微電網運行與控制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中國農業大學農村電力與新能源發電研究中心”、“新能源與電力自動化技術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中國農業大學-北京電力科學研究院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中國農業大學-北京雙電電力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中國農業大學涿州智能農業示范基地”以及多個校外教授工作站等科研和人才培養基地,為我國電力行業及其他相關行業培養高水平的電氣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
本學科緊密圍繞電力系統與智能電網、新能源發電以及節能裝備等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際學科發展前沿開展研究,經過長期建設,本學科形成了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四個學科研究方向: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主要研究電力系統運行與保護控制、電力系統暫態穩態分析、配電自動化系統、電力市場、電網大數據與云計算、電網建模與仿真、電力系統規劃和評估、電氣設備在線監測及智能控制系統等。
【農村可再生能源發電與微電網技術】主要研究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發電系統的理論和關鍵技術、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的時空分布特性和資源評估、可再生分布式發電系統的并網控制技術、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的優化配置與調度、智能微電網接入大電網的優化控制技術等;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主要研究改善電能質量的電力電子控制理論和變流技術、電能存儲技術、電氣設備在線檢測與故障診斷、電力系統信號檢測及處理等。
【電工理論與新技術】新型節能裝備的研究與開發等
此外,電氣工程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可以帶薪在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北京雙電電力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等基地進行工作和研發。
可接收研究生專業:
電氣工程(學術型碩士,專業代碼:080800 )
電氣工程(專業學位碩士,專業代碼:085801)
三、活動安排
云端夏令營擬于7月初舉辦(具體時間另行通知),申請報名工作即日開始。夏令營期間,將通過網絡開展主題報告、校院參觀、實踐基地和實驗室展示、師生互動、研究生交流等活動。
四、申請條件
1. 擬于2024年本科畢業的各高校(包括中國農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電氣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等相關專業的大學生;
2.本科期間學習成績優秀,綜合排名在本專業同年級學生前列。其中,“雙一流”建設高校(不含分校及專升本畢業生)前4學年(或前3學年)的GPA成績在本專業年級排名前20%;其它取得教育部推薦免試資格的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不含分校及專續本畢業生)前4學年(或前3學年)的GPA成績在本專業年級排名前15%;
3. 如有特殊培養潛質的學生,可適當放寬以上第2條。
4. 預計能取得推免資格的本科生(可參考去年推免標準)。
五、報名方式
所有電子材料請于6月25日17:00前在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報考服務系統(yzk.cau.edu.cn,選擇招生項目: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中報名登記并提交以下材料,均為PDF格式文件:
1. 附件1:2023年信電學院夏令營申請表。
2. 成績材料(合并為一個PDF文件)
(1)本科階段成績單原件(加蓋教務公章原章);
(2)前3年(四年制學生)或前4年(五年制學生)GPA成績排名證明(雙學位學生同時附雙學位成績單及GPA排名)和綜合排名證明。證明內容均需包含申請人姓名、學號、本科專業名稱、本科專業學制、GPA成績績點、綜合測評成績、GPA和綜合排名的年級總人數及申請人在年級排名中的名次等信息;證明需所在學校或學院蓋章。
3. 大學英語四級或六級考試成績單或其他英語成績證明材料。
4. 學生證全部頁(含注冊頁)或在籍證明。
5. 其他證明材料:
(1)已發表文章(如有)。請提供期刊封面、文章首頁、作者及單位所在頁(本人姓名和單位請用黃色底色高亮標記)、發表年月(請用黃色底色高亮標記)等信息;
(2)本科期間各類獲獎證書;
(3)本科期間參加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發明專利等證書;
(4)推薦信(需寫明推薦人姓名、單位)。
六、工作流程
1. 瀏覽招生簡章,下載并填寫附件,網上報名,6月25日報名截止。
2. 學院公布夏令營日程,請同學們在招生期間密切關注網站信息。
3. 招生推免政策最終以教育部相關要求為準,如有調整,以最新政策和文件規定要求為準實施,請及時關注網站。
七、聯系方式
聯系人:許老師、李老師、宋老師
電話:010-62736743
QQ群:2023年信電優秀大學生夏令營,群號:616621070。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