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姓 名: 高巍
出生年月: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性 別: 男
民 族: 漢族
職 務: 無
職 稱: 副教授
辦公電話: 51683705
通訊地址: 北京交通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
電子郵件: wgao2@bjtu.edu.cn
個人簡歷
副教授,城鄉規劃系主任;
2008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獲博士學位;同年到北京交通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任教;
2016.7~2017.7,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訪問學者;
研究領域及承擔課程
研究方向:城市設計。重點研究領域為:1.城市空間及交通研究,2.鄉村規劃與發展研究
建筑學、城鄉規劃學專業研究生導師
承擔本科生課程:
公共建筑設計、城市設計、居住區規劃、居住建筑設計、建筑設計基礎等。
承擔研究生課程:
城市保護更新理論與方法、城市設計、城市景觀設計等。
科研項目及設計實踐
[1] 寒冷地區能源自維持住宅示范工程建模、測試及技術集成(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子課題),項目號:2013BAL01B03-5,2013.11-2016.10,主持;
[2] 新型城鎮化下北京村鎮自維持社區技術可行性與組織模式研究,北京市社科基金面上項目,項目號:15SHB014,2015-2017,主持;
[3] 紀念空間環境藝術與城市集體記憶、社會精神研究(10YJC760019),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2010.1-2013.12,主持;
[4] 新型城鎮化下的農村自維持社區組織模式研究,經費:6萬元,北京交通大學基本科研業務費人文社會科學專項基金項目,項目號:2015jbwy018,時間:2015.3-2018.3,主持人;
[5] 北京鐵路客站樞紐建設對城市發展影響研究(A10JB00220),教育部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2009.1-2011.12,主持;
[6] 北京城市紀念空間歷史與現狀研究(A08J0060),北京交通大學校科技基金,2008.10-2010.10,主持;
[7] 山地風景區景觀建筑的材料語言與適用技術研究(10YJC760102),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2010.1-2013.12,主要參與人;
[8] 當代北京城市空間研究(8092017),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2009.1-2011.12,主要參與人;
[9]鄭州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和建設中高架線的適用性研究;
[10]北京人大附中朝陽分校、人大附小朝陽學校建筑方案與初步設計(建成);
[11]蘭州東部科技新城總體城市設計(實施);
[12]蘭州東部科技新城商業街建筑方案與初步設計(建成);
[13]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商業街建筑方案與初步設計(在建);
[14]福建龍巖客家物流園規劃設計;
[15]吉林遼源市采煤沉陷區戰略規劃設計;
[16]河北廊坊市國家電子信息產品監督檢驗中心建筑設計(建成);
[17]河北保定市國家光電產品監督檢驗中心建筑設計;
[18]首都機場T3航站樓前區景觀與城市設計;
[19]北京奧林匹克公園規劃與城市設計;
[20]山東膠州市老城區商業中心區城市設計;
論文著作及作品
出版著作:
[1] 紀念空間北京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資助課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6,ISBN:978-7-302-25096-8;
發表論文:
[1].高巍,趙玫.粗野主義與社區雄心—1960-1970年代英國新排屋社會住宅實驗.建筑學報,2017-09;
[2].高巍, 李海兵,柳澤. 基于特色景觀營造的長江三角洲典型村落的公共空間改造——以德清縣三合鄉二都村為例. 華中建筑,2017.03;
[3].李惠樺,高巍. 國內外鐵路客站發展歷程對比芻議. 華中建筑,2016.08:11-15
[4].高巍,張晉梁. 基于“自維持”理念的河北寒冷地區農村住宅設計研究. 華中建筑,2016.05:65-68;
[5].Zhao Mei*,Guo Haoran,Gao Wei. Three Museums in Berlin Study on Protection and Renaissance Strategies of Historic Buildings,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Engineering and Transportation,ISBN:978-94-6252-134-6; ISTP檢索2015.11發表會議論文(2016年出版會議論文集)
[6].張晉梁,高巍. 能源自維持住宅對中國農村住宅建設的啟示. 華中建筑,2014.10:14-18;
[7].郭小偉,高巍,趙玫. 基于數字技術的建筑表皮生成方法研究. 華中建筑,2014.05:40-44;
[8].Gao Wei, Zhao Mei, Zhou Xuejie. Survey of Xizhimen Station of Beiping-Suiyuan Railway in 1928-1949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ion and Urban Space[C]. 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ail Transit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SRTCD) Proceedings.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Verlag, 2014: 325-332.
[9].Zhao-Mei,Gao-Wei*. Design Languages of neo-Huizhou Style Architecture in China.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3.07,ISBN-13:978-3-03785-858-5,vol409-410, p396-403; EI&ISTP檢索
[10].Zhao-Mei,Gao-Wei*. Design Languages of Contemporary Neo-vernacular Architecture in Chin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P:75-80,Vols.253-255 (2012),part1,(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Engine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ICCET 2012,October27-28,2012,Guilin,China) ,(ISBN:978-3-03785-564-5) ;EI&ISTP檢索
[11].Huang Xianming, Huang Junpeng, Li Tao, Gao Wei. Healthy Development of Green Real Estate: A Report on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China’s Green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in 2012.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ow-carbon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and Green Buildings (LTLGB 2012);
[12].Zhao-Mei,Gao-Wei*. Tombs of Celebrities in Beijing.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Trends in Building Materials Research,1156-1162,Vols.450-451 (2012),part2, (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e and Building Materials ,ICSBM 2012,March9-11,2012,Hangzhou,China) ,(ISBN:978-3-03785-348-1) ;EI&ISTP檢索
[13].周雪潔,高巍. 京張鐵路時期西直門站建成始末芻議. 華中建筑,2012-11:125-129
[14].高巍,趙玫. 以北京為例論城市紀念空間及其特性. 華中建筑,vol.29/2011.11:13-17
[15].石克輝,許瑋,高巍.歷史建筑改擴建中新舊表皮設計初探—從路易斯•康的薩爾克生物研究所改擴建談起,華中建筑,vol.29/2011.11:18-20
[16].高巍,趙玫.城市紀念空間的等級性與伙伴關系. 山西建筑,2011,(6,第17期):4-5
[17].高巍,趙玫.紀念空間的信息傳遞性及表認機制芻議. 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11,(5):222-225
[18].高巍,趙玫.建筑學專業設計課教學中結合設計競賽的探索. 山西建筑,2011,(4,第12期):242-243
[19].高巍,趙玫.居住使城市更美好——2010中央玻璃國際建筑設計競賽. 華中建筑,2011,(3):9-13
[20].高巍,趙玫.薩爾克的記憶——路易斯•康的薩爾克研究所改擴建設計競賽. 華中建筑,2011,(2):30-34
[21].高巍,趙玫. 阿恩•雅各布森和他的奧胡斯市政廳. 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10,(11):194-199
[22].高巍,朱文一. 北京的愛國紀念街巷. 建筑創作,2008,(04):152-155;
[23].高巍,朱文一. 北京的名人祠廟. 建筑創作,2008,(02):157-162;
[24].高巍,朱文一. 紀念館園在北京. 北京規劃建設,2008,(01):109-113;
[25].高巍,朱文一. Celebrities’Former Residences in Beijing.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Vol.109,2007,(11):4-6;
[26].高巍,朱文一. 名人故居與北京城. 建筑創作,2007,(08):166-171;
[27].高巍,朱文一. 紀念空間在北京. 北京規劃建設,2007,(06):160-163;
[28].高巍,趙玫. 一個本體性視角下的城鎮形態探索——城市化進程中的廣西田陽城鎮形態思考. 小城鎮建設,2007,(07):90-95
[29].高巍,趙玫. 紀念空間與城市形態建構——廣西百色城市紀念空間形態初探. 規劃師,2007,(05):75-78
[30].趙玫,高巍. 呼喚積極參與的人性戶外空間——清華大學校園廣場環境行為調查.華中建筑,2006,(09):51-54
[31].高巍,趙玫. 北京城市水體形態及功能淺析.華中建筑,2005,(07):53-55
指導研究生情況
已培養碩士生10余名。
指導學生參加競賽獲獎情況:
[1].碩士論文“基于采暖技術的寒冷地區農村自維持住宅設計集成研究”,獲2015-2016學年北京交通大學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獎;
[2].大城小事——北京海淀區大鐘寺地段城市設計,2015全國高等學校城鄉規劃學科城市設計課程作業評優佳作獎,指導教師;
[3].光弧(青海低能耗農牧民定居住房項目)——2015臺達杯國際太陽能建筑設計競賽,優秀獎,指導教師;
[4].中東鐵路建筑文化遺產體驗館,2012Autodesk Revit杯第6屆全國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優秀獎,指導教師;
[5].工業廠房改造,2011Autodesk Revit杯第5屆全國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優秀獎,指導教師;
[6].不會臟的胡同,2010第45屆日本中央玻璃國際建筑設計競賽 第一名,指導教師;
[7].風水魚舟——西溪濕地低碳技術展覽館,2010Autodesk Revit杯第4屆全國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一等獎,指導教師;
[8].風水魚舟——西溪濕地低碳技術展覽館,2010全國大學生建筑設計作業評選與觀摩 優秀作業獎,指導教師;
[9].風水魚舟——西溪濕地低碳技術展覽館,2010第七屆全國高等美術院校建筑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年會地域特色教學成果邀請賽 金獎,指導教師;
[10].西直門輕軌樞紐上的住宅 2010第七屆全國高等美術院校建筑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年會地域特色教學成果邀請賽 優秀獎,指導教師;
[11].UP/DOWN LOADING ISLAND——西溪濕地低碳技術展覽館,2010第七屆全國高等美術院校建筑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年會地域特色教學成果邀請賽 優秀獎,指導教師;
[12].圍合效應下的非傳統合院住宅——北京古太液池地區居住區規劃,2010第七屆全國高等美術院校建筑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年會地域特色教學成果邀請賽 優秀獎,指導教師;
[13].礦坑集合住宅設計,2010第七屆全國高等美術院校建筑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年會地域特色教學成果邀請賽 優秀獎,指導教師;
[14].流波曲拱,2011第十屆北京高校建筑結構設計聯賽二等獎(橋梁組),指導教師;
獲得榮譽
[1] 所做“北京城市弱勢空間研究”獲2013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4/15);
[2] 北京交通大學紅果園“雙百”人才培育計劃人選;
[3] 主持設計項目“廊坊市國家電子信息產品監督檢驗中心”設計,獲得2010第7屆中國人居典范建筑規劃設計方案競賽 最佳建筑設計方案金獎;
[4] 第七屆全國高等美術院校建筑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年會地域特色教學成果邀請賽 優秀指導教師獎;
[5] 2006年參加中國-丹麥合作項目“協同進化—21世紀可持續性的中國城市發展”,獲2006年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金獅獎。
團體兼職
中國建筑學會城市設計分會理事
中國綠色建筑促進會設計與規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