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在職人員攻讀法律碩士(J.M)專業學位招生簡章
(招生代碼:410100)
一、培養目標和方案
法律碩士(J.M)專業學位是具有特定職業背景的職業性學位,主要面向立法、司法、律師、公證、審判、檢察、監察及經濟管理、金融、行政執法與監督等部門、行業,培養高層次法律實務人才。法律碩士與法學碩士處于同一學位層次,但培養目標不同,各有側重。我校獲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權,招收培養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2011年招生計劃為100名。
自2011年起,我校對法律碩士(J.M)研究生培養進行重大改革,專門成立包括由上海主要政法機關、跨國公司、律師管理等實務部門高級專家和領導參與組成的學院法律碩士教育指導委員會,對在職攻讀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進行研討和修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修課機制更靈活。除了必修的法學核心主干課程,研究生可以根據自身需要,跨序列自由選修法學博士、法學碩士、全日制法律碩士以及上海交大法科特班的絕大部分課程。
(2)課程內容專精化。課程目錄更加體現實務性、針對性和復合性,尤其是在修訂后的跨序列選修課程中,專門設置知識產權法、企業、商事和金融法、涉外解紛和國際經濟法、司法和行政法五個特色方向。
(3)教學過程實務化。所有必修、選修課程目錄中,幾乎每一部門法都開設案例分析課;設置綜合性、研討形式的小班課程;還開設更加體現專業前沿的最新內容課程。
(4)修課時間多元化。必修核心主干課程講授分為兩個班:一個班安排在周末(兩天)上課;另一個班安排在工作日(一個)和周末(一天)上課;選修課一般安排在工作日(白天或晚上)上課,研究生可根據自身情況自選。
二、報考條件
2008年7月31日前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或本科以上畢業(一般應獲得學士學位)的法院、檢察院、司法、政法委、公安等政法部門在職人員,人大系統干部以及有關部門從事法律實際工作者。
符合報考條件的政法系統考生,持經本單位同意和省級主管部門審查蓋章后的資格審查表進行資格審查;其它部門人員的資格審查表由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填寫推薦意見。
三、報名方法
2011年專業學位報名采取網上報名與現場確認相結合的方式,考生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以下三個階段的整個報名流程,缺一則報考無效。
第一步:網上報名
網上報名工作啟用全國統一報名平臺。所有報考者須在7月1日至14日期間登錄“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以下簡稱“學位網”,http://www.chinadegrees.cn),按要求填寫、提交報名信息和上傳本人電子照片。考生網上報名成功后,可打印系統自動生成的《2011年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報名登記表》。現場確認前,可以隨時瀏覽、修改相關信息。
提醒考生注意:1、須認真仔細核對本人填寫信息是否正確,尤其是本科畢業、獲得學士學位的時間字段,如果錯誤填寫導致不滿足報考條件,即使參加考試也將無法錄取。2、在網上報名時務必選擇現場確認點為“上海財經大學”,否則該考點無法獲得考生的網報信息,影響考生正常報名參加全國聯考,責任由考生自負。
第二步:現場確認及繳費
現場確認:
成功完成網上報考我校的考生須在7月16日-18日到上海財經大學現場報名點(中山北一路369號,大禮堂附樓)進行現場確認。
現場確認時,考生須持網報編號和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證件,通過專用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證鑒別儀驗證,并拷貝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內數碼照片文件,同時現場打印報名系統生成的《2011年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報名登記表》,由考生本人簽字確認后交收表處存檔。報名信息一經簽字確認,一律不得更改。同時,考生領取2011版《非全日制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考試考生守則及違規處理規則》,并認真閱讀遵守。
提醒考生注意:1、2011年所有報考我校法律碩士(J.M)的考生務必到“上海財經大學”現場確認點,辦理現場確認手續。2、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公民規定使用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報名;若在報名期間無法出具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的考生可采用預報名方式用現有身份證件進行網上報名、現場確認和繳費,但考生須在現場確認時簽署預報名承諾書,承諾于2011年10月10日前取得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屆時不能兌現承諾者,預報名無效,不能下載準考證,不能參加考試,所交報名費不予退還。
繳費:
1、現場繳費:全國聯考報考費160元。(在上海財經大學現場確認時繳納)
2、網上繳費:我校第二階段專業課考試報考費
考生須于2011年7月21日至29日登錄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招生網(http://yzb.sjtu.edu.cn)——網上報名——在職聯考,進行網上繳納我校第二階段專業課考試報考費:法律碩士80元。
提醒考生注意:若考生未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網上繳費,則不能正常參加我校組織的第二階段專業課考試。
第三步:資格審查
1、資格自審
所有報考者須滿足報考條件。在網上填寫報名信息前,考生須認真閱讀所報考學位類別應具備的條件,確定自己是否具有報考資格。如不滿足相關條件或提供虛假信息,即使報名參加了考試,我校也不予錄取,責任由考生自負。
2、我校資格審查
2011年我校對考生是否符合報考條件的審查安排在綜合面試前進行。達到我校復試分數線的考生需在綜合面試前,登錄“學位網”(http://www.chinadegrees.cn)自行下載本人《2011年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資格審查表》(資格審查表),本人簽名后,需將該表交所在單位人事部門或檔案管理部門核準表中填寫的各項內容,由單位填寫“推薦意見”,并在電子照片上加蓋單位公章。然后,考生需攜此《資格審查表》及本人有效身份證件、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書原件和復印件(各1份),到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院(具體時間、地點以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招生網[http://yzb.sjtu.edu.cn]上的相關通知為準)辦理資格審查手續。如考生持在境外獲得學歷、學位證書報考,資格審查時須提交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認證報告。我校對不符合報考條件或提供虛假信息的考生一律不予錄取。
特別注意事項:
1、以上三個階段的報名流程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部履行并完成,缺一則報考無效。
2、考生務必認真閱讀報考條件,確定自己是否具有報考資格。如不滿足相關條件或提供虛假信息,即使報名參加了考試,我校也不予錄取,責任由考生自負。
3、現場確認及資格審查時,考生務必攜帶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證件到現場辦理,不得委托他人代理;考生務必牢記本人的網報編號。
4、全國聯考報考費需以現金方式在現場確認時繳納;我校第二階段專業課考試報考費需在規定的時間內登錄我校研究生招生網繳納。
四、考試科目及方式
法律碩士(J.M)研究生入學考試采取兩段制考試方式。
第一階段:所有考生參加全國聯考,考試科目:專業綜合(含刑法學、民法學、法理學、中國憲法學、中國法制史),英語(共2門)。考試時間及考試大綱如下表,具體考試地點等注意事項,考生可于2011年10月15日起從學位網(http://www.chinadegrees.cn)自行下載準考證并仔細閱讀。
聯考科目
考試時間
考試大綱
專業綜合
10月29日8:30-11:30
《在職攻讀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聯考專業綜合考試大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版)
英語
10月29日14:30-17:00
《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英語考試大綱》(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第二階段:我校自主組織的政治理論考試和綜合面試。全國聯考成績達到我校劃定的復試分數線的考生,可參加由我校法學院自主組織的第二階段復試。其中,政治理論考試為開卷筆試,滿分100分,在綜合面試前進行。政治理論考試或綜合面試成績不及格者一律不予錄取。
五、錄取
我校根據考生的全國聯考成績和復試成績,擇優錄取。復試成績不及格者一律不予錄取。經國務院學位辦批準,2011年我校法律碩士(J.M)錄取限額為100人。
六、培養及收費
法律碩士(J.M)的培養方式為委托培養,錄取后簽訂委托培養協議書,學習期間不轉戶口、人事檔案關系等。學習期間的工資、福利待遇、醫療費用等均由法律碩士生所在單位承擔。根據國務院學位辦關于《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的要求,我校法學院針對法律碩士(J.M)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特點,結合法學院教學科研的辦學特色和優勢,制定專門的教學培養計劃。研究生按照我校法律碩士(J.M)專業學位培養計劃要求選課,修滿規定學分,成績合格,按要求完成學位論文并通過答辯,符合其他有關要求,并經上海交通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通過后,可授予法律碩士(J.M)專業學位。
學習方式:采取在職不離崗的形式組織學習。上課地點在上海交大校內。學制:三年(含課程學習、論文工作和論文答辯的培養全過程)。學費共計3.2萬元,按學年收取。
七、咨詢和聯系方式
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院招生辦公室
地址:上海市閔行區東川路800號陳瑞球樓339室
郵編:200240電話:(021)62821069,34206123
傳真:(021)34206841
網站:http://yzb.sjtu.edu.cn
E-mail:kpzhang@sjtu.edu.cn huang_xy@sjtu.edu.cn
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辦公室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華山路1954號北二樓202室
電話:(021)62932350
E-mail:hjiang@sjtu.edu.cn
聯系人:蔣老師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