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在講,中國是一個土地大國,農業大國,這是由傳統的小農經濟體制造成的,做為“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我們,有沒有童鞋們了解過地主家的土地是怎么說沒就沒的呢!肯定有同學是曉得的,因為這個畢竟是考點咩~!不過我要是你們我就先碼掉。
1、太平天國: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確立了平均分布徒弟的方案,即根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則,將土地按畝產高低劃分為9等,好壞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希望通過施行這樣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看,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保暖“的理想社會。所以,《天朝田畝制度》實際上是起義農民提出的一個以解決土地問題為中心的比較完整的社會改革方案。《天朝田畝制度》的主張,從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會的基礎即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天朝田畝制度》中的平分土地方案即使在太平軍占領地區也并未付諸實行。
2、孫中山舊三民主義:同盟會的政治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1905年11月,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將同盟會的綱領概括為三大主義,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后被稱為三民主義。民生主義即社會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權”,也就是核定全國土地的地價,其現有的之地價,仍屬原主;革命后的增價,則歸國家,為國民共享。
3、新三民主義: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召開,大會通過的宣言對三名主義作出了新的解釋:在民族主義中突出了反帝的內容,強調對外實行中華民族的獨立,同時主張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權主義中強調了民主權利應“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應為“少數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義概括為“平均地權”和“節制資本”兩大原則(后來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張),并提出要改善工農的生活狀況。
4、井岡山土地法:1928年12月,毛澤東在井岡山主持制定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第一個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廣大農民以革命的手段獲得土地的權利。由于缺乏經驗,這個土地法關于沒收一切土地歸蘇維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買賣等方面的規定,并不適合中國農村的國際。
5、興國土地法:1929年4月,毛澤東在興國主持制定第二個土地法,將“沒收一切土地”改為“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這是一個原則性的改正,保護了中農的利益不受侵犯。至此,中國共產黨就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制定了可以付諸實施的比較完整的土地革命綱領和路線。
6、減租減息: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根據地為適當調節各抗日階層的利益實行的土地政策。一方面主要減租減息以改善農民的生活;另一方面,農民要交租交息以照顧地主富農的利益。實行這個政策調動了廣大農民抗日積極性,又有利于爭取地主資產階級的大多數站在抗日民主統一戰線一邊。
7、《五四指示》: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史稱《五四指示》),其基本內容是要堅決地支持和引導廣大農民群眾,采取各種適當方法,使地主階級剝削農民而占有的土地轉移到農民手中;用一切方法吸收中農參加運動,決不可侵犯中農土地;一般不變動富農土地,對富農和地主有所區別;不可將農村中反對封建地主階級的方法,運用于城市中反對工商業資產階級的斗爭。這就將黨在抗日戰爭時期實行的減租減息政策改變為實現“耕者有其田”的政策。這一政策的提出,標志著解放區在農民土地問題上,開始由抗日戰爭時期的削弱封建剝削,向變革封建土地關系、廢除封建剝削制度的過渡。這是中國共產黨土地政策的重要轉變。
8、《中國土地法大綱》:1947年7月至9月,中國共產黨在河北省平山縣召開全國土地會議,制定和通過了《中國土地法大綱》,明確規定“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實現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鄉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鄉村農會接收”,分配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這個大綱指引著在封建制度壓迫下的億萬農民群眾,將自己的力量匯入民主革命的洪流。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