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8-26 相關院校:北京工業大學
一、基本情況
佘遠斌:男,1965年生,工學博士,教授,博導,中共黨員。1997年畢業于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獲精細化工(應用化學)專業工學博士學位,師從楊錦宗院士。現任北京工業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化學化工系主任,綠色化學與精細化工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導。應用化學博士點和化學工程與技術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的責任教授(負責人)。
兼任中國化工學會精細化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高級會員;中國化學會永久會員(編號C京06P第040611002號);美國化學會會員(編號:2390423);中國化學會綠色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科技部“973”、“863”項目、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火炬計劃、環境建設類項目評審、評估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評審專家;北京市政府專家顧問團顧問;北京化學會理事;《Frontier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in China》雜志編委、《精細化工》和《化學試劑》雜志編委;《中國化工報》特約撰稿人;Journal of Porphyrins and Phthalocyanines、《科學通報》、《高等化學學報》、《化學學報》、《有機化學》、《化工學報》、《中國化學工程學報》(英文)、《過程工程學報》、《應用化學》、《石油化工》、《化學通報》等刊物的審稿專家。
曾于2002年3月至2004年4月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委員會化學部流動項目主任。
1998年被評為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學科帶頭人;1998年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項目;1999年入選北京市跨世紀優秀人才工程項目。
二、主要研究方向
所學和所從事的專業為化學工程與技術(應用化學),研究方向和博士生招生方向為應用有機化學與仿生催化:碩士生招生方向為有機化工與綠色化學。
主要從事金屬卟啉類仿生化合物的分子設計、合成、表征、構效關系以及在催化氧化烴類綠色合成有機化工原料及中間體方面的應用研究,計算化學與分子模擬在化學化工中的應用。金屬卟啉類仿生催化劑結構與催化性能關系研究;環境友好的精細有機合成新工藝的研究;藥物中間體及藥物合成等方面的研究。天然產物的提取及其在藥物及香料、食品研究中的應用。
三、在研的主要課題
1、卟啉及金屬卟啉合成新方法及合成規律研究(批準號:2077600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8.1~2010.12,36萬,項目負責人;
2、仿生催化氧化硝基甲苯綠色合成硝基苯甲醛的研究(批準號:2057600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6.1~2008.12,27萬,項目負責人;
3、金屬卟啉仿生催化劑的分子設計、合成及構效關系研究(批準號:20061001),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006.1~2008.12,45萬,項目負責人;
4、仿生催化氧化環己烷綠色合成己二酸新技術研究,北京市教委項目,2006.5~2008.12,20萬,項目負責人。
四、科研成果
共主持或參加了30余項國家“863”項目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及面上項目、教育部重點及面上項目、北京市基金重點及面上項目以及北京市科委、北京市教委項目的研究工作,在Journal of Catalysis, 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 Development,Applied. Catalysis, A,化學學報,化工學報等國內外核心刊物和重要學術會議上宣讀和發表會議論文13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錄30余篇;近五年來,在國內外國際學術會議上作大會或分會特邀報告或keynote報告30余次;分別作為大會執行主席成功地主持了2007年第八屆國際綠色化學研討會和2004年的中國科協第89次青年科學家論壇;2009年8月10-12日將再次作為大會主席主辦第二屆全國精細化工清潔生產工藝和技術經濟發展研討會。已申請了中國發明專利25項,已授權8項;獲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2項;主譯譯著一部;作為主要組織者之一為化工出版社籌劃出版《表面活性劑應用技術叢書》一套,目前已出版6本;作為中國石化出版社《綠色化學化工叢書》編輯部執行主任和編委會副主任籌劃出版了《綠色化學化工叢書》,其中紀紅兵、佘遠斌編著的《綠色氧化與還原》一書已正式出版。
五、聯系方式
E-mail:sheyb@bjut.edu.cn,ybshe2005@yahoo.com.cn
Tel&Fax:86-10-67392695(O)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