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院校動態 來源:廣西大學 2023-06-15 相關院校:廣西大學
6月11日上午,廣西大學首屆“研究生跨學科論壇”開幕式在廣西大學大學生活動中心舉行。論壇邀請了校內外不同學科領域的專家、研究生代表,就學科交叉融合作主題報告。1500余人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參與論壇開幕式。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為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助力構建具有明確目標導向的學科群和多學科交叉融合大團隊,在共青團廣西大學委員會的指導下,廣西大學研究生會舉辦研究生跨學科論壇,在校內營造濃厚的跨學科研究氛圍,為研究生提供跨學科研究路徑和方法的指導,攜手區內外高校研究生會搭建研究生學科交叉融合研究的平臺,凝聚團結奮進的青年力量,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增添活力。
廣西大學校團委書記謝能重老師在致辭中介紹了本屆論壇的主題、目標和整體安排。他表示,本屆論壇是展示廣西大學研究生創新創造、奮勇爭先、全面一流精神風貌的重要窗口。他希望廣大研究生能夠以本屆論壇為契機,拓寬視野,增進交流,激發靈感,取得更優秀的成果。他還介紹了本屆論壇的四個環節:開幕式暨主旨報告會、分論壇、研學實踐、總結表彰暨閉幕式,并表示希望通過本屆論壇凝聚更多的力量,齊心協力共同推動學科交叉研究的深入發展。
不同學科領域的專家在開幕式上作主題報告,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廣西大學科研院成果與合作處副處長秦祖贈教授著重介紹了廣西大學跨學科的相關工作,廣西大學經濟學院助理教授黃天宇則以經濟史為例,分享了他在社科研究中關于學科交叉的心得體會。專家們的主題報告得到了現場觀眾的熱烈反響。
在研究生學術匯報環節,來自不同學校、不同專業的五位碩博研究生分享了各自的研究課題,以及他們個人對于跨學科研究的經驗和看法。
來自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的博士研究生曾良恩分享了遙感大數據的跨學科應用。他使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為同學們答疑解惑,讓擁有不同學科背景的同學都能有所收獲。
來自廣西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的博士研究生范賢浩以學科交叉為背景,介紹了介電響應理論與人工智能算法的交叉融合,體現了跨學科研究的重要性。
來自廣西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的博士研究生喻澤成就鋼筋混凝土框架節點的抗剪承載力預測,分享了機理與數據混合驅動的跨學科研究方法,該方法能夠為工程結構的抗震性能評估提供技術支撐。
來自廣西大學資源環境與材料學院的碩士研究生楊進航分享了利用優化調控的光催化劑和光能實現CO2資源化利用的研究,突出了跨學科研究的價值。
來自廣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碩士研究生鮑精華,引用了馬克思的“交往”理論,分享了自己對于社交媒體傳播邏輯的思考與研究。
來自廣西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的林偉同學表示,在自己平時的科研中,也常常會涉及到學科交叉,他認為單一領域的研究具有局限性,與其他學科相結合往往能開闊視野,找到創新點。同時,林偉認為跨學科論壇可以讓不同專業的同學分享各自領域的研究成果,是學科交叉融合研究的橋梁和紐帶,為跨學科交流互動提供平臺。
據了解,開幕式結束后,論壇將采用以文赴會、深度研討的形式開展跨學科學術研討活動,面向區內外高校開啟六大分論壇的論文投稿通道,并邀請部分優秀論文作者在分論壇上作學術報告。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