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7-05-23 相關院校:山東大學
鄧聯合,男,1969年生,江蘇徐州人。哲學博士,曾先后供職于徐州市廣播電視局、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中國礦業大學文法學院,從事過機關科員、記者、編輯、圖書發行、大學教師等工作,2004年在中國礦業大學開始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現為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道家與中國哲學,尤其是莊子哲學及莊學史;馮友蘭哲學思想。
開設課程
道家哲學;《老子》導讀;《莊子》導讀;中國近現代哲學;中國哲學原著選讀;中國哲學史;先鋒與經典藝術影片賞析。
學習經歷
1992年 南京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學士學位
1998年 南京大學哲學系,獲“中國哲學”碩士學位
2008年 北京大學哲學系,獲“中國哲學”博士學位(提前一年畢業)
主要著作
《莊子哲學精神的淵源與釀生》(專著),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年
《莊子這個人》(專著),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
《"逍遙游"釋論:莊子的哲學精神及其多元流變》(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老莊與現代技術批判》(專著),中央編譯出版社2009年(江蘇鼎信咨詢有限公司資助)
《馮友蘭先生“貞元六書”研究》(專著),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
《學苑春秋:20世紀國學大師檔案》(參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讀書與修身:中外人文社科名著導讀》(參著),東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
主要論文
《“陰謀家”:老子何以被誣?》,《中國哲學史》2016年第1期
《莊子:藝術、巫術、道術與技術》,《福建論壇》2016年第1期
《莊生非知道者:王船山莊學思想的另一面相》,《文史哲》2014年第4期
《文本·語境·心態:王船山的老莊異同論》,《周易研究》2014年第5期
《英美漢學界中<莊子>之“渾沌”涵義四解》,《福建論壇》2014年第8期
《人的限制與萬物平等:莊子對人類中心主義的解構》,《貴州大學學報》2014年第2期
《從老子的“史官理性”到莊子的“生存智慧”》,《安徽理工大學學報》15卷2期(2013年6月)
《“箕踞”的思想文化解析》,《中國哲學史》2013年第2期
《從史官話語到哲學話語:<老子>文本兩種常見句法的思想釋義》,《江海學刊》2012年第6期
《關尹思想在<莊子>中的印跡》,《福建論壇》2012年第10期
《巫與<莊子>中的畸人、巧匠及特異功能者》,《中國哲學史》2011年第2期
《楚地宗教與<莊子>中的神異之境》,《宗教學研究》2011年第3期
《老子思想視域中的雙向度技術理念》,《自然辯證法研究》2011年第3期
《寂心冥神,與物推移:玄佛交融中的支遁"逍遙義"》,《道家文化研究》二十五輯,三聯書店2010年
《"A Happy Excursion" and Freedom》,《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Volume 5,Number 3(September 2010)
《支遁對郭象"逍遙義"的批評與承繼》,《福建論壇》2010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
《<淮南子>對莊子“逍遙游”思想的改鑄》,《人文雜志》2010年第1期
《<莊子>內七篇之篇名由來問題的再檢討》,《南京社會科學》2010年第2期
《中國思想上的“難莊論”和“廢莊論”》,《哲學動態》2009年第7期
《“逍遙游”與自由》,《中國哲學史》2009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
《技術活動中的超越向度:莊子技術寓言解讀》,《江海學刊》2008年第1期
《馮友蘭<新世訓>:中國傳統道德觀念的理性化轉換》,《南京社會科學》2008年第2期
《人本主義技術批判的困境與超越:馬克思<1844年手稿>與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之比較研究》,《自然辯證法研究》2007年第1期
《技術活動與精神超越:莊子的智慧》,《美術觀察》2007年第5期
《論王陽明心學的個體視域》,《人文雜志》2007年第2期
《論馮友蘭“新理學”的理性精神及其價值缺失》,《中國哲學史》2006年第4期
《道的功能向度與老子社會政治思想的特質》,《南京社會科學》2006年第8期
《從政治合法化的建構到歷史理性的覺醒:論<尚書.周書>的歷史敘事》,《江淮論壇》2006年第4期
《這究竟算不算“抄襲”?》,《科學時報》2006年4月4日
《論馮友蘭“新理學”的精神旨趣》,《安徽理工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
《形上學沉思的終極進路:論馮友蘭之“負的方法”何以晚出》,《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
《論馮友蘭的人生境界理論》,《學海》2005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
《莊子技術哲學思想的內在維度和關鍵范疇》,《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第二作者)
《論莊子與后學在人生哲學上的根本分歧及癥結》,《江海學刊》2003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學”全文轉載
《自由與仁愛:大學人文教育的基本精神內涵》,《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
《對自然辯證法學科內涵的詮釋》,《自然辯證法研究》2003年第8期
《論莊子的機械批判思想:對“圃者拒機”寓言的解讀》,《自然辯證法研究》2002年第8期
《新理學中“理”“氣”范疇的問題與癥結》,《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馮友蘭<新世訓>新估》,《學海》2002年第3期
《佛教為什么能夠被中國化?》,《南京師大學報》2001年第2期(收入《杰出人物與中國思想史》,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年)
《程頤、朱熹“格物致知”論思路判析:從近代認識論角度》,《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
《毛澤東策略思想初探》,《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老子><莊子>兩處原文新解》,《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
《論新理學中的“覺解”思想》,《中州學刊》1998年第5期
《歷史:寫作方式與閱讀興味》,《讀書》1997年第9期
《“我思故我在”怎樣為非理性主義提供可能》,《江蘇社會科學》1997年第3期
《論莊子的“無知”“不知”思想》,《中州學刊》1997年第4期
《從禪學或禪法到禪宗》,《宗教學研究》1997年第2期
《天人合一:從原始信仰到理性精神》,《徐州師范大學學報》1997年第2期
《漢畫像石的思想史意義》,《淮海文匯》2003年第2期
科研課題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莊子》篇義題解輯要與研究”(2012年)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明遺民士群之儒家莊學研究"(2011年)
主持:山東大學自主創新基金項目"莊子思想的源起研究"(2009年)
主持: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道家思想與現代技術困境的破解"(2004年)
主持:中國礦業大學科研課題"大學人文教育的基本理念及模式研究"(2004年)
主持:中國礦業大學科研課題"先秦諸子哲學寓言匯編與研究"(2004年)
參加:中國礦業大學科研課題"'讀書與修身'課程群建設"(2002年)
聯系方式
電話:0531-88377150
E-mail: denglianhe@163.com
通信地址:山東省濟南市山大南路27號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
郵編:250100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